1. 什么是科学问题与科学精神?

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2. 科学精神与科学的辩证关系?

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又反过来指导和促进科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

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注重创新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崇尚理性已成为广为认同的文化理念,追求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

在当代中国,富含科学精神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成为我国人民 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科学精神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的指引下,发扬科学精神,深化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3. 人类社会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总的概括。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有着重要影响。

  • 科学技术作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变革,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转型,变革了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身碎骨,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近代以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推动产业革命的进行,使得劳动生产方式从工业化走向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 社会运行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分为社会建制、社会支撑和社会规范三个方面。
  1. 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形成密切相关。习近平指出:“要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支持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区域共建一批产学研创新实体,共同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中国西部创新港正是立足产学研创新实体,建设战略高地的典型例证。
  2. 社会需要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离不开社会支撑。
  3. 随着一些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难题,需要我们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伦理规范,以更好的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 在社会治理方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未来几十年,一方面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 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事关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未来技术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2. 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导,协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3. 必须改变单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倾向,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
  4. 必须客观全面评价科学技术的风险与收益,制定恰当的科学技术公共政策。

4.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及发展历程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自然辩证法最早来自于恩格斯的同名著作《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的理论基础,该部著作研究了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论述了自然科学史、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总结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重要成就,特别是十九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时认识到在自然科学中,形而上学观点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已经站不住脚了。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勾勒出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观点:1人与自然的关联性;2人类劳动的重要性3.科学技术的革命性。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设想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他们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改造联系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技术领域的三大发现,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列宁总结和概括了这一时期的科学成果,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把自然辩证法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自然辩证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不断更换着存在的形态,在理论上不断走向成熟。

5. 结合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是客观的、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物质在其永恒的循环中按照规律运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动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自然界是先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是人们依据实践基础所认识的自然界;自然界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历史性属性,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自然界。

自然界不仅具有空间上扩张的历史,而且具有时间上生成的历史;自然界生成的历史是人类生成的历史和自然界对人的生成的历史,是人类史和自然史相统一的历史;对先在自然界和现实自然界的认识,也是一个以实践的历史为基础的历史过程,是形成和发展自然观的历史过程。

自然界有客观实在性和物质统一性,又有其运动变化和循环发展,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其受制于自然界的客观受动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界关系上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6. 谈一谈马克思技术发展的动力

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需要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主体原因之一。

科学对技术具有先导作用。整个生产过程不再是从属于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的时候,只有到这个时候,资本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科学成为生产的另一个可变要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任何技 术,无论其起源还是发展,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正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1)人类起初模仿自然,进而进行创造,发明了各种技术,在这个意义上,“需要”本身就是各种发明的先导。(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需求是 所有技术发展的起点,但有时尽管有某种社会需求,但并不一定产生某种技术发明,更不一定会生产出满足这种需要的产品。(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日益形成了“科学一技术一工程一生产。产业一经济一社会一环境”一体化的交叉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已成为核心。

7. 论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力和灵魂。特别当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后,专利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技术标准的竞争与控制,共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这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专利制度是为技术发明的天才之火,添加了利益的燃油,所以它才能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可见提倡创新思维,一方面是科学研究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科学和技术的外部要求。这也正如习近平所说:“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与重新配置。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创新作出的定义:创新就是生产要索的重新组合,创新思维也同样是其思维要素的重新组合与配置。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辩证思维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虽然其中某种思维特性在科学研究的某个阶段或某种状态也能对发现或创造有所贡献,但如果能够在这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则能够进行持续的创造,这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运用到创造性过程中的尝试。

8. 谈一谈习近平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在党和国家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面对新时代的国际和国内局势,立足于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习近平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包含科学技术创新观、科学技术人才观和科学技术发展观。

科学技术创新观中提出的观点包括: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发展创新文化。

科学技术人才观中提出的观点包括:从多维度多层次理解科技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牢牢把握几句人才大举措;营造优良的人才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观中提出的观点包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深刻剖析和准确阐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点与社会影响;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推动绿色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发展国防科技,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9.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
  • 人依赖于自然。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只能在自然界中才能生存和发展。自然满足着人多方面的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场所,给人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因而,人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人类的活动本身就构成自然界的内容。
  • 人作用于自然。人源于自然,但又不同于自然。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即人的首要的根本的特征是生产劳动,是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人除了依靠智力和体力外,更主要的是制造和使用工具,即把外部自然力变成人改造自然的手段。从而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文明世界。但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人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 自然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 自然以其客观规律性制约和作用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形态,具有自身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它为人们的一切创造活动提供了客观的尺度。人类必须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 自然以其系统和整体的形式制约和作用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在自然界的各种生态系统中,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变化,其他因素或成分则会相应地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人类必须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 自然以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和作用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人类必须有计划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系统的联系,人与自然的系统联系表现为一个过程。随着劳动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跟着发展,人与自然的系统不仅存在,并且演化.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过程。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必然选择

习近平提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依靠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10. 如何理解科技和社会的关系

科技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科技影响社会运行,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是科技受到社会制约。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同科技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随着科技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作用不断加强。因此,科技需要创新,科技制度也要不断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第一,科技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 劳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积极影响首先是推进生产力发展,包括提升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等。传统社会发展更依赖于人力、资本或资源,而今科技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科技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还包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促进,例如形成新型管理或思维方式。

第二,科技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其一,产生环境污染。部分国家对科技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应对滞后,导致资源、环境和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其二,冲击文化传承。科技在提升效率的进程中,也使得许多传统工艺、特色文化淡出甚至退出社会舞台。其三,增加战争风险。科技不仅发展了武器,增强了战争伤害,还容易让科技领先方滋生征服欲望,提升冲突概率。其四,引发科技犯罪。科技发展带来便利,也让不法分子有了更先进的犯罪手段,可能制造危害更强或侦破更难的案件。其五,诱发伦理争议。伴随科技发展,一些充满争议的问题逐步出现,尤其是人工智能、基因科技等领域正在成为伦理危机的高发地。

第三,基于社会的需要、选择和调控机制,科技也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制约。科技决胜未来,体制关乎成败。科技体制事关创新效能和创新活力,对科技发展存在显著影响。目前较为突出的有: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既发挥我国政治体制的组织优势,又充分尊重创新活动规律。二是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明确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中的职责定位。三是着力创新科技评价体系,形成更加科学的科技评价制度,注重把握科技的内在价值,努力做到不唯外在更求内涵。

11. 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 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1)它“扬弃”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更高层 次上实现了向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回归。(2)它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经验反 映论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实现了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 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1)它主张实践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相统一的 衔接点;自然界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自然界。(2)它主张自然史是社会史的基础,二 者都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它的辩证思维方式“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 “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1“因为只有辩证法才……为一个研究领域向另一个研究领 域过渡提供类比,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 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1)它主张人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研究对象。(2)它认为人类及其实践活动使得自然科学进入人 的生活,也和社会科学发生了关联。(3)它认为社会科学是从自然科学中发展起来的,即所 谓“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
  • 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主张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 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在生态环境保护上, 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 成为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1)系统自然观在近代可以 “追溯到莱布尼兹,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尤其是恩格斯关于“整个自然 界构成一个体系”的思想。(2)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感性世界”“人化自然界”“人的 现实的自然界”等概念和思想成为人工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3)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 哲学思想,尤其是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统一的思想,为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奠定 了思想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完成了自然 观发展历程上的循环,但是,“这种循环在实验上的证明并不是完全没有缺陷的”。“随着自 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将“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并且一年一年地弥补起来”以及丰富和发展起来。

12.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 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 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既指狭义 的自然科学,也包括广义的社会科学和历史科学。马克思认为:“科学是经验的科学,科学就 在于把理性方法运用于感性材料。”“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 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 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 接生产过程”。
  • 科学的分类 恩格斯依据物质运动形式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恩格斯说:“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 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 式本身依其内在序列所进行的分类、排序,科学分类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恩格斯将自然 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等。
  • 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 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 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 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联系。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 —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 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 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生产动因思想。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仍 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 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 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 的、革命的力量”。“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按最明显的字面意 义而言的革命力量”,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使人类的关注回到 人类自身。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 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 科学技术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 起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 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 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 “一旦生产力发生了革命——这一革命表现在工艺技术方面——,生产关系也就会发生革 命”。
  • 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探讨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只有资本主义 生产才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被运用于实践的科学”其次,马克思、 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根本不费资本家‘分文’, 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去利用科学。资本像吞并他人的劳动一样,吞并‘他人的’科学”最后, 预见了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家需要 依靠历史的产物和群众的智慧。马克思指出,正是 17 世纪机器的应用,“为当时的大数学家 们创立现代力学提供了实际的支点和刺激”。“18 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 的”。马克思、恩格斯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在早期漫长的人类文明史进程中,科学与技术彼此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发展,这种状况在第 一次技术革命前后发生改变,科学与技术开始彼此靠拢,相互促进,逐步融合。马克思、恩 格斯不仅敏锐地关注到这种变化,而且深入考察了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关系。“技术在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 科学技术异化 资本的形成以及向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全面渗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在资本主义发 展进程中,不仅社会生产被纳入资本运行体制,而且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成了资本扩张的 “帮手”,导致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在批判尤尔为科学的资本 化辩护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学异化现象,马克思指出:“尤尔还证明,‘被招募 来为资本服务的科学’在资本与劳动的一切冲突中虽然迫使工人‘无条件投降’,并保证资 本享有‘合法权利’,来充当工厂头脑并把工人降低到工厂的没有头脑的、没有意志的肢体 的地位,然而资本招募来的科学并没有被用来压制‘被压迫阶级’。”马克思有关技术异化 的思想多是潜在地包含于其劳动异化理论之中。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产业 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马克思指出,“机器具有减少人 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 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 价换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有助于指导我们 正确分析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13. 论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这一方法要求在 认识事物时,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逻辑的 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 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不仅仅是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关系,更 重要的是,它是构建科学技术理论体系和实践活动的规定性或原则。科学技术历史实践是逻 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科学技术历史实践的发展促进感性 经验的增加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 在思维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要求:

  • 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相统一。事 物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以历史起点为逻辑起点,以历史的 进程为逻辑的进程,按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具体地、历史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 思维的逻辑进程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相统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对思维的历史进程的概括,而思 维的历史进程是思维的逻辑进程的基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以概括的形式再现思维的历史发 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可以使科学家与工程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既 可以从横向也可以从纵向把握科学技术研究的脉络和前景;既具有理性的、缜密的思维与科 学修养,也具有宏观开阔的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

14. 论述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 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是在 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各种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 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15. 论述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

  • 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统一的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进步 的过程,人类经过上百万年的摸索发展,最终结束了原始时代的蒙昧状态,并随后进入了人 类社会的文明时期,这是与科技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此时的科学是以自然哲学和技术知识 的形式存在的,也被称为实用科学技术,科学实际上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对 农业文明和农业生产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科学对技术问题的关注也 表现的尤为明显,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更为深刻。到第二次科技革命,技术与科学则相互融合, 科学为技术指明了方向并提供理论导向,技术则成为科学的具体运用。人类此时将科技视为 改造自然的力量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历史证明,人们利用科技武器向自然的进军确 实取得了无数次的胜利,并向自然掠夺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生活便利,人在自然界里掠夺的 暂时性的胜利使人类被冲昏了头脑,自然就滋生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并因此更加坚定了 要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信念。科技的发展繁荣期取得的辉煌成果,使科技以骄人的姿态进 入了 20 世纪。如今所处于的知识文明期人类拥有相应的高质量的生存环境,较高的思想觉 悟和非常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
  • 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科技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当代科技进步在这 其中的作用表现得愈来愈明显。科技的不断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只有通过科 技进步,才能改善社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可见,科技进 步在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同时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力状况,提高了生产社 会化程度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它的发展使劳动力密集的产业相对衰退和知识密 集型的产业迅速兴起。这是科技进步直接作用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果。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劳 动者的素质,而且还改进和创新了劳动工具,扩大和改变着劳动对象,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能 力,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合理和优化;此外,科 学进步改变了教育面貌,转变了教育职能,特别是当代科学知识总体的迅猛增长,知识更新 周期的不断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和科学研究的规模逐渐扩大,使传统的教 育从理论、方法到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转变;科技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并冲 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现代科技进步既为伦理道德观念的建立和道德规范的实现提供知识基 础,又促进旧道德观念的消亡和新道德观念的诞生。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 它既能帮助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又能帮助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 用。
  • 社会的发展对科技进步具有反作用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在科学动力的问题上,由于社会需要的推动,一些学科首先得到了发展,这是近代科学发展 的规律,接下来一些学科加速了自身的分化,直至现代,一门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在社会 需求的推动下,科学的系统发展起来,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在量变的基础上, 发生整个自然科学研究中认识论、方法论上的重要变革—质的变化,从而导致自然图景的变 化。所以说,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社会的需求就是科技发展的外部动因。任何 的科技发明与创作,最终都是服务于人类的,因此,大众的需求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最直接、 最主要的原因。所以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具有导向作用和选择作用,社会需求也为科学技术 探索提供了大量的课题,从而将科学家的创造动机吸引到社会需求的轨道上来,而且按其满 足程度,对科学技术进行选择,选择那些最能满足需求的科学技术给予支持,从而保证其优 先发展。社会的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是人类生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 决定其他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科学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人 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是产生原始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源泉。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依赖 着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具有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的以及培养人才的职能,科学技术研 究所需要的人才要依靠教育部门培养和提供,教育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 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社会制度也在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 存在于社会环境之间,同社会相互作用而向前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必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 约和影响。

16. 试论习近平的科学技术创新观

  • 科技创新的目标:建成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中,专门就我国科技创新的奋斗目标提 出了“三步走”的清晰规划与蓝图:到 2020 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 2030 年时使 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 2050 年左右进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长远 目标。习近平阐述了对世界科技强国的理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 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 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对于如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指出,要“实施一批重大科 技项目和工程,要加快推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 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 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 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从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性,提出科技进步和创新 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指 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 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又强 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在强调创 新对发展的重要性时再次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 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发展科学技术,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为 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 路。”“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 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真正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最终目的是提高综合国力。
  • 科技创新的作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科技创新居于战略地位,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强调指出,要“让创新贯穿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 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 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科技创 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 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把握科技创新特征 习近平以全球视野和时代眼光审视世界科技创新状况,提出“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 态势和特征”的论断,描述“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习 近平指出:“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 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2016 年 1 月 18 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 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提到:“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 待发,其主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
  • 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则: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则就是走中国特色自 主创新道路,这是科技创新的本质决定的。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非走自主创 新道路不可,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 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怎 样走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指出:“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 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 出路的。我们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人推进知识创新 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 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 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 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习近平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阐 明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最为紧迫的是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 障碍。”“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扭住‘硬骨头’攻坚克难,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 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 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
  • 科技创新的保障: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发展创新文化科技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文化支撑, 是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习近平的科技文化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 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习近平将科学普及与传播与科技创新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他指 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 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 果快速转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 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 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 分涌流。”二是要发展创新文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要营造良好学 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对于基础 研究,“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17. 科技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总的概括。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有着重要影响。

  • 科学技术作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变革,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转型,变革了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身碎骨,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近代以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推动产业革命的进行,使得劳动生产方式从工业化走向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 社会运行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分为社会建制、社会支撑和社会规范三个方面。1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形成密切相关。习近平指出:“要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支持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区域共建一批产学研创新实体,共同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中国西部创新港正是立足产学研创新实体,建设战略高地的典型例证。2社会需要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离不开社会支撑。3随着一些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难题,需要我们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伦理规范,以更好的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 在社会治理方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未来几十年,一方面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到1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事关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未来技术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2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导,协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3必须改变单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倾向,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4必须客观全面评价科学技术的风险与收益,制定恰当的科学技术公共政策。

18.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科学精神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与科学新知、科学思想相伴而生、同向并行,其间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1638年,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出版,介绍了他创立的动力学系统和数学物理思想,反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许多物理学断言。他的独到之处在于,用数学的定量方法从经验现象中导出物理规律,这种追求实证化和数学精确化的研究方法成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

科学史上几乎任何一场科学革命在科学共同体内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直到牛顿力学提出后才算基本完成。正是在开放地面对一切可能的批评与质疑的过程中,科学变得愈发成熟。

第四,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科学决不是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哥白尼、伽利略对托勒密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力学的质疑,建立起了新的天体力学;拉瓦锡在对传统燃素说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创立了氧化还原学说。这些科学上进步与发展的实践,都是通过不迷信权威,自由探索取得的。

第五,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唯有让科学精神在全社会深入人心,自觉以科学精神为引导,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我们才能更好发展科技事业、解决时代提出的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目的有效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和基本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既拥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和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前进道路上的诸多繁重任务与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在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19. 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业题

  • 论述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 试论科学的本质特征。
  • 试论从抽象到具体。
  • 为什么说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
  • 试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含义及结构?
  •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 如何理解科技异化与人类解放?

打赏作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APTCHA